眾所周知,以前的
LED顯示屏產業,批發市場與工程市場在產品這塊的差別可謂是涇渭分明,批發就是賣模組,而工程則是成品。然而,隨著產業的逐漸成熟與終端市場趨勢的不斷改變,當前“批發”與“工程”之間的“鴻溝”正在逐漸變小,甚至有業內人士對此做出預測:未來,從產品方面來講,批發與工程的明顯差別會越來越模糊,甚至二者將走向同化!
為何會如此?這個問題在認真分析過近兩年led顯示屏產業終端市場的發展情況,就能得到答案。
要知道,批發是LED顯示屏產業所有市場中門檻最低的,再加上前幾年的行業價格戰,讓批發市場的利潤嚴重縮水,同時近年來,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急劇上升,雙重壓力之下,批發模組的利潤越來越低,廠家的盈利也十分有限,就連業內之前一些批發做的風生水起的企業這兩年也開始有點力不從心了。
而另一方面,批發還面臨這來著終端市場需求增加的壓力。隨著終端市場對產品各方面要求的提升,以前那種簡單批發產品模組的形式已經漸漸不能滿足終端市場的產品需求了。未來,客戶需要的LED顯示產品批發不是單一的模組的制造和產品組裝,而是能夠客戶提供一個完善和解決方案以及所適用的顯示產品,未來批發市場不在代表著產品低劣、沒有技術含量……,而是有質有量,這才是大勢所趨。
當然,這種變化并不意味著批發市場已經失去競爭意義了,反而是為批發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為這些產品需求變化、市場風向的轉變等,都在促使著批發廠家不斷改進自己的經營方式、市場方針,完善自己的產品和方案實力,未來的批發市場所需要的廠家不僅僅得具有渠道優勢,還必須在產品、品牌方面具有極大的綜合競爭力。
縱觀當前LED顯示屏批發市場,一些沒有品牌競爭力的小廠家已經慢慢開始退出市場,而另一種與之相反的現象卻是,諸如利亞德、洲明科技、艾比森、邁銳等業內龍頭屏企反而調轉槍頭,“殺”向批發市場,這些都從側面表現了未來批發市場擁有極大的成長空間,而且在終端需求上升和消費升級的刺激之下,未來批發市場的利潤也十分可期。
但也正如上述所說,未來批發市場對企業各方面的要求也會更高,門檻也不再是以前那種誰都能“摸得到”的,無論是沒有強大品牌實力的小批發廠家,還是擁有強大品牌與產品實力的大屏企,想要在未來的批發市場站穩腳跟,都需要盡快適應變化,才能抓住機遇!